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于2012年12月31日,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由泸州财经学校和泸州市树风职业高级中学合并组建,是市直属的公办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泸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一、基础条件扎实,综合实力雄厚
学校坐落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内医教园区,办学规模6000人、占地225.30亩、建筑面积13.21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2392.00万元,其中教学、实习仪器设备总值5938.00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1.04万元。学校软硬件条件和办学质量在全市中职学校中排名第一。
学校教职工304人,专任教师267人,中高级教师19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4.66%,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标兵3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7人、市级名师10人。全日制学生5708人。
二、办学定位准确,育人成效突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技双馨”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获得家长、企业、社会广泛赞誉。
学校始终遵循职业教育和学生发展规律,建立“三纵三横”的办学管理模式,深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教学模式和“主体协同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体能强健计划”、“劳动素养培养计划”等8个专项计划,实行“走班选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办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全市中职学校文化课统考中,学校连续两年总平均分第一名、专业技能抽考合格率百分之百。近三年来,师生取得全国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省级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团体和个人共获一等奖1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在今年全市中职田径锦标赛中,取得破市记录12项、9项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
三、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互动
学校紧紧围绕泸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建成汽车工程、财贸旅游、艺术设计三大专业群,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需求,新增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工业机器人技术、建筑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等与产业相关联专业,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和“依存度”保持在70%以上,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11个,形成“1+1+1”专业建设模式。
专业内涵建设上,中餐烹饪和电子商务专业为四川省第一批、第三批示范建设专业;建筑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维和中餐烹饪专业为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会计事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电子商务等专业被确定为人社部、教育部“1+X”试点专业。
同时紧盯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在泸州高新区建设实训基地,建成电子商务专业物流快递中心等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10个,与江阳区分水岭镇共建农村电商平台,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1个。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86.33%,毕业生本地就业占直接就业学生的31.46%,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顶岗实习学生1000余人。
教学科研上,学校成功申报四川省职教教学重大改革项目《成渝协同背景下校企共育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的路径探究与实践》,《“一体两翼”框架下的中等职业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实践研究》课题获省政府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改革全面推进,服务能力提升
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强化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近三年年均培训在岗职工、下岗工人、退伍军人、新型农民等近4000人,提升相关人员能力素质,创造更多就业可能。
学校深挖我市“三无院落小区”物流服务痛点,联合多方推动建设“幸福100米”社区物流末端服务综合体项目。截止目前,已累计建立2个快递驿站,累计为小区居民服务6500人次,收发包裹8000多件。该项目的成功实践经验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报道。
学校在志愿四川平台建立107个团队,注册志愿者3389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常年为泸州市基础教育各类大型考试阅卷提供场地和信息化服务,为泸州市人社局、司法局、住建局、卫生局等提供考场和服务监考工作。2021年7月,学校荣获“四川省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基地”。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抓手,把学校办成“学生向往、家长满意、教师荣耀、企业赞扬、政府支持、社会赞誉、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高品质中职学校。